了凡四训原文网
标题

净土法门法师与日本大阪石井牧师座谈

来源:了凡四训原文网作者:时间:2023-03-18 21:08:25
净土法门法师与日本大阪石井牧师座谈 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2/11/8 日本摄影制作公司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大众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仔细去观察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他自从觉悟之后,一生(这是佛
净土法门法师与日本大阪石井牧师座谈

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2/11/8 日本摄影制作公司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大众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仔细去观察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他自从觉悟之后,一生(这是佛经上记载的)讲经三百多会,说法四十九年。佛每天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跟中国孔夫子当年在世的教学,我们能看出来,他们完全是相同的。从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与中国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类,都是那样真诚热心的教导众生,解决社会上可以说从个人的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这是他一生所教学的内容。

我们尤其了解,佛所教的内容范围非常之深广,特别是对于现代二十一世纪社会复杂问题,几乎他都有原则性的指导,都有解决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把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教学发扬光大。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寺院就是学校,就是翻译经的场所跟讲学的场所。我们这一次到日本来,希望能够带动日本的佛教道场都能够恢复讲经、教学。

在中国,最近两百年来也是时局的不安定,出家人的素质逐渐的往下降,所以佛教教学的工作几乎都停滞了。这一次我到日本来访问,看到这个情形跟中国也很类似。但是毕竟日本跟中国还有古老文化的基础,只要有有心人来提倡,我相信恢复还是有希望的。差距是有,但是这个差距可以能把它融化。佛,释迦牟尼佛教学,我们体会他的理念、精神、方法都是非常圆融、非常活泼的,所以我接触佛教之后,自自然然就感到很佩服、很欢喜,佛教确实能做到本土化与现代化;如果不懂得这个精神,不知道这个理念,那么这个差距就像有代沟一样,会有差距。如果懂得本土化与现代化,古今中外都能够融合成一体,它对于社会就有正面的贡献。

在现代弘法确实比从前要困难很多倍。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于儒跟佛,中国还有一个道,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不仅理解到佛教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儒跟道也不例外;再仔细观察全世界几乎所有宗教,我们研究它的典籍,都不外乎是多元文化的教学。我们从一切宗教典籍里面,我们找到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在佛家就是讲“慈悲”,在基督教、天主教所讲的“神爱世人”,在伊斯兰教《古兰经》也讲“阿拉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归纳起来,“仁慈博爱”是所有宗教创始人教义的中心点。如果我们都能够把仁慈博爱自己学到了,再把它能够发扬光大,我们能够爱一切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我们用一种真诚的爱心去爱护、关怀、帮助,从自己本身做起。中国古人所讲真诚到极处一定能够感动人,今天我们在全世界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最重要是用真诚心去感化。

教学,我们首先要肯定宗教是教育,是社会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首先我们把这一点肯定。那么教学是活活泼泼的,在不同的时代(古时候跟现在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当然它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非常活泼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现代化跟本土化。譬如以佛教做个例子来说,佛有没有形相?佛没有形相。佛在哪一个地区,那个造像就像哪个地区的人。像在日本,我们看到日本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在中国看佛像,佛像像中国人;在西藏看佛像,像西藏人;在泰国看佛像,像泰国人,这就是本土化。这就是要懂得本土化,它才能够契机,才能够度那个地区的众生,就在那个地方教学,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到现代,像我们经典的批注,经典是不变的。你看看在中国,唐朝批注就适合于那个时代人的。到宋朝,宋朝人又重新做批注,都不会再用唐朝批注,为什么?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宋代的人可以参考唐代的,他有新的批注出来。这是到元代、明代、清代,各个时代的批注都不一样,就是它能够适合当时人们的需要。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如果讲经还用古时候那一套,那肯定是没有人愿意学习。所以今天我们应当要把经典做为二十一世纪新的一种说法。虽是新的,还是根据从前老的来的,像一棵老树一样,它年年发新枝,年年开新花,年年有新叶子,新的花一定是在过去枝叶上长出来的。所以永远是新的,永远不会落伍,不会淘汰,永远都是在进步。这在佛法里面讲“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这个学问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把它发扬光大。

所以圣人的教诲,我们觉得都是相同。因为在古代交通不方便,信息根本都没有,许多人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知道信仰宗教的人,都肯定宇宙之间有一位真神。在佛法里面他不叫做真神,它叫“真如本性”,实在讲就是一般宗教里面讲的唯一的真神。《华严经》讲是整个宇宙,这个世界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这是我们讲宇宙的来源、生命的来源,它是同一个源,同一个根源。既然形成了,我们不要以太空来说,就以地球上来说。地球有这么大,生活在每一个地区的人,彼此不相往来,圣贤人都有义务,都应该去教导他们,怎样跟人与人之间相处,怎样与自然环境相处,怎样与天地鬼神相处,这个几乎是所有宗教教育里面的教学内容。因此,他能够分许许多多不同的身分,不同的身的形状,说各个不同文化的言语、文字表达的方法。他的内容、方向、目标是圆融,都是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天地鬼神都能够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个样子一切冲突自然化解,和平落实了,繁荣、兴旺、幸福、美满才能够降临到每一个众生的身上、家庭、他的事业以及他的环境,这是我们肯定的。所以我们从这个理念来出发,宗教是一家人。

这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如果我们做一个宗教徒,能够熟悉自己的经典,真正能够明了自己宗教里面所讲的理论,教主教导我们应当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我相信这个问题就化解了。那么可以说宗教当中的冲突,起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教不了解,至少他没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其他宗教是一无所知,彼此又不相往来,这就免不了要发生怀疑。从怀疑就会产生误会,由误会再提升就变成一种不能够接纳、不能够容纳的意思发生之后,摩擦就没有法子避免了。所以中国古人常讲“通”,所谓“政通人和”,最重要的是沟通。如果常常往来,常常做朋友,不但我了解自己,我也了解别人,这个样子冲突就能够化解。

我在过去讲经也常常说到,这个地球、社会像一个人的身体。我们今天缩小来讲,不讲宇宙,只讲这个地球。我们都是地球人,都是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换句话说,都是一家人。我们希望每个国家、每个族群、每个宗教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就好像一个身体,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像身体不同的器官一样,我们佛教是眼睛,基督教是鼻子,伊斯兰教是耳朵。如果说我只爱我自己的,其它都不要了,我只有眼睛好,鼻子、耳朵都坏了,这个人就是病了。所以一定要每一个宗教都第一,每一个族群都第一,每一个国家都第一,我的身体健康,我的每个器官都第一了,我一点毛病都没有!要从这个理念去想。然后把它扩大,扩大到整个宇宙,我们要求宇宙和谐,宇宙平等,宇宙一家。你这样大的心胸,你才真正能做到彼此互相尊敬,平等对待,互助合作,这个宗教教育才能够落实。由宗教教育可以恢复到家庭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社会的伦理教育,统统可以能够恢复起来,事在人为!需要真正觉悟的人,一起团结起来做这个工作。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也遇到不少真正热心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我们都非常尊重,希望把这个力量结合起来,能够产生一个改变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和平的力量。这个宗教我们在目前能做到的,就是要密切的往来,要互相的交流,我们诚心诚意来做朋友,彼此互相了解。当然这个事如果从根本上来讲,最好能够联合到全世界这些宗教的领导人、传教师,在世界上建立一个宗教大学,每一个教成立一个学院,将来在全世界从事于宗教教育的工作,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不同的宗教就是不同的院系。所以确确实实把它变成一家人,给这个世界带来真正和平、幸福、美满。

这在大学里面,教授教学生怎么样化解冲突,怎么样促进和平。我们如果单单为这几个学生、研究生来讲,我们收不到效果。应该怎么讲?应该学校里头要有“远程教学”,就是有卫星电视,我们的老师是在卫星电视上上课,我们的学生是全世界的宗教徒。这个样子把一般信仰宗教的人都能够唤醒、都能够觉悟,这是安定全世界的社会、促进世界和平是一个很大的力量。我们现在也正在努力在做。

战胜别人不是英雄,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战胜自己不善的知见,这个人才叫做“大英雄”。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我们的心善,看一切人都是善人;我们的心不善,看一切人都不是善人。所以佛法讲“境随心转”,外面的境界确确实实没有善恶。譬如我喜欢这个人,我很喜欢他、很爱他,但是另外一个人很讨厌他,可见得它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每一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佛菩萨的标准是佛菩萨没有自己的标准,把自己标准放弃掉,所以他就平等。如果自己设立一个标准,那永远跟许许多多的人事物对立。我们能够把所有标准放下,让自己的心跟虚空一样,所以就“心包虚空,量周沙界”。这样的时候,我们跟最高层次的神明能够平等相处,和睦对待;能够跟地狱众生,畜生道、地狱道我们也是平等对待,也能和睦相处。你说这个多么自在!

这是圣贤教导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一定要学习,要从自己本身去做到,能够爱一切人。像我这次讲《八大人觉经》里面就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决定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这是很大的错误。让自己的心真正做到纯净纯善,我们在这个世间没有冤亲债主,没有对立的,你说这一生过得多么幸福、多么美满!所有宗教里面,经典里头都是这样教人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要能够信、要能够理解、要能够认真的去做,要做出来,这才是真正接受圣人的教诲。你说:我们学了。如果学了之后,做不到,那我们很对不起教主,对不起圣贤一番教诲的苦心。

譬如我们在新加坡,这是有一些同学们知道的,新加坡几乎所有宗教他们做慈善事业,我们都会帮助他。所以当初有一些佛教徒不理解,来批评说:我们佛教徒布施供养法师的,法师为什么供养其它宗教?有这种问题提出来。我给他解答,我说:许多慈善事业,佛是不是教我们做?经典上有,都教我们做!我现在没有做,别的宗教做了,基督教做了,天主教做了,我们拿钱到那边去供养,等于说我们投资。所以他们到非洲去救那些病苦的人,他们有医生、有医疗队去,我们送了五万美金给他们做医药费。最后他又告诉我,他们那边缺少救护车,我也送一辆救护车。他们做,他做、我做是一样的!何必要分,分彼此?这种分别是错误的。所以慈善事业,救济苦难众生,一定要合作起来做。

像我们在新加坡的温馨晚宴,现在我们在澳洲的温馨晚宴,你们都看到过,我们是接待这些贫苦老人,每个星期请他们来吃饭。吃饭的时候绝对不谈宗教,这个大家欢喜。谈宗教怕的是里面有摩擦,彼此不了解。决定不谈,只是无条件的供养,无条件的照顾,来安慰这些老人。大家心里欢喜,感到他们在一生当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亲切的、和睦的一个团体。这就是回馈,我们尊敬别人,别人尊敬我们;我们爱护别人,别人爱护我们;我们帮助别人,别人帮助我们。所以得到政府的赞叹,也得到民众的欢迎。图文巴,我们知道是澳洲最保守的基督教一个区域,我们在那里能够做成功,这个都是把教义付诸于实际生活,绝对不是空谈,问题才真正能够解决。

这一次我们非常感谢。石井先生刚才有一个问题问了,我还没有回答他。就是他问到:对于不同的宗教如何能够来容纳?

因为他们这个教是要排斥一切不同的宗教。佛法里头有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里头最重要的意思,就是说不同 的宗教、不同的学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言行跟《圣经》里头讲的相应不相应?如果是相应的,我们都能接受;不相应的,它是再好的宗教,我们也不能够接受。守住这个原则,这个问题就化解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士有妒友...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 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

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最新文章
1989年6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6月14日...

1989年6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6月17日...

1989年6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6月12日...

1989年6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6月15日...

1989年5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5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5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5月7日出...

1989年6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6月11日...

1989年5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5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5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5月5日出...

1989年5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5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5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5月8日出...

1989年6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6月1日出...

1989年6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89年6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89年6月20日...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